8月26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主辦,廣西交通廣播承辦的“悅心·讀書會——聊聊《永樂大典》書法和裝幀那些事兒”活動在廣西圖書館舉行,眾多南寧市民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與《永樂大典》進行一場奇妙的跨時空相會。
據悉,“珠還合浦 歷劫重光——《永樂大典》的回歸和再造”廣西巡展自6月19日在廣西圖書館開展以來,固定講解和團隊預約講解達183場次。
活動不僅吸引眾多讀者進館參觀一睹國寶真容,也在線上掀起“熱潮”。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廣西圖書館“永樂八桂行 邀你云看展”等線上直播,在線觀展人數頻創新高,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26日的悅心讀書會活動中,近百位觀眾在現場近距離觀賞了《永樂大典》的裝幀之美、書法之美。同時,現場還邀請了張文昕、趙雪飛等專家學者以及廣西圖書館、本次廣西巡展的兩位講解員譚碧雁、陳虹錦作為分享嘉賓,通過自己的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從《永樂大典》的編輯、裝幀講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讓現場觀眾從多角度、多層次走進《永樂大典》,一起發掘《永樂大典》的美好。
本次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視頻號、廣西圖書館B站直播間、廣西交通臺視頻號、“廣西視聽”APP四個平臺同步直播,活動線上線下參與及觀看超過3000人次。
當天的讀書會還特別設置了《永樂大典》書葉臨摹體驗,現場大小讀者輪番上陣,靜下心來提筆臨摹,大家在一研一墨、一筆一畫中,切身體會到了《永樂大典》抄書人的艱辛,也深切感悟到了漢字獨有的書法之美。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于大成的類書,是人類文化史上不朽的豐碑,也與廣西淵源頗深。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遍游八桂山水,詩詠嶺南風華,崇文學、興教育,為廣西留下了一段文壇佳話。此外,《永樂大典》的裝幀也是獨具一格,其中3億7千萬字,都是書手們用明代官用的楷書——“館閣體”一筆一畫抄寫出來的。大典中所繪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麗工致,是古代書籍插圖中的精品。
來源:廣西交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