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虛假宣傳大幅增加;豐田汽車發動機問題占比高;特斯拉處于汽車消費維權問題首位;理想汽車虛假宣傳輿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小鵬汽車電池問題表現不佳;受“空調吹出白色粉末”事件影響,比亞迪汽車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維權輿情高......3月27日,消費者網、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對外發布《國內汽車消費維權輿情研究報告》,直擊汽車消費質量問題、虛假宣傳、未按時交付、服務糾紛多等突出問題。
“質量問題”高居汽車消費維權首位 占比超6成
質量問題始終是汽車消費維權的突出問題。輿情數據顯示,在2022年汽車消費維權輿情中,質量問題占比67.40%,仍高居第一位。反映比較突出的有制動系統問題、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變速箱問題、發動機問題、電池問題以及電控問題。
傳統燃油車質量問題輿情占比超8成,發動機、變速箱以及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故障頻發,成為維權的主要方面;新能源車受特斯拉近兩年剎車失靈事件影響,新能源全系品牌與制動系統相關的維權輿情高居不下。此外,電控問題、電池問題及車身附件以及電器問題也被多次報道。
燃油車主要品牌維權輿情反映的主要問題
其次是虛假宣傳問題突出。在2022年汽車消費維權輿情中,虛假宣傳問題有顯著上升,占比從5.47%上升到17.20%,位居汽車消費維權問題次位。尤其是以傳統燃油車為代表的惡意減配、廣告宣傳不兌現和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芯片不對版,電池虛標,不切實際宣傳高續航尤其突出。汽車行業“虛假宣傳”成風,嚴重影響汽車企業的口碑和品牌公信力,給消費者和汽車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汽車行業維權輿情的主要問題
第三是未按時交付問題較多。主要還是受芯片緊缺或產能不足影響,此類問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由于購置稅減半政策進入倒計時,很多消費者爭相購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較快而受疫情和國外技術封鎖等影響導致汽車產量不足,這就造成國內許多汽車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延期交付問題嚴重。
服務問題糾紛較多。服務問題也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合同相關的糾紛、各種變相收費、推卸責任、服務態度差、售后服務不及時等問題,給消費者造成了很大困擾。
此外是降價問題。由于原材料價格變化,或是出于搶占市場等原因,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車企多次毫無預兆大幅降價,雖說本身并不違反相關規定,但對于“今天提車明日降價”的車主來說,還是造成了相當的困擾,從而導致了一些投訴的產生。
哪個汽車品牌消費維權最多?特斯拉仍處首位
為了進一步分析各車型輿情占比情況,在對51個汽車品牌進行維權輿情對比分析后發現,特斯拉問題仍處于汽車消費維權問題的首位,占比18.06%。其中,特斯拉涉及質量問題的維權輿情占比最高為68.44%;虛假宣傳相關輿情次之。質量問題中,反映電控問題的最多,其次是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與電池問題。
其次,新能源汽車中的比亞迪、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以及燃油車里的大眾占比較高,占比均超過5%。在汽車消費維權問題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新能源汽車品牌數量相較于2021年的兩個顯著增加,達到了6個。
“豐田”發動機及“大眾”虛假宣傳問題突出
具體到燃油車品牌,消費維權輿情數據數量排名前十的品牌分別為大眾、豐田、寶馬、奇瑞、日產、奧迪、廣汽傳祺、本田、長安和吉利,前十名的總占比近七成。
燃油車主要品牌消費維權輿情數量占比
在質量問題中,發動機問題最為突出占比高達27%,變速箱問題、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也是質量問題的主要方面,占比均在15%以上。
大眾反映的主要問題是虛假宣傳問題、發動機問題和變速箱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大眾虛假宣傳問題占比相較于2021年的1.62%有較大幅度增加;豐田反映的主要問題是發動機問題和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占比均高于燃油車的平均水平;奇瑞的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占比高于燃油車的平均水平,和2021年相比,發動機問題占比顯著增加,從16.06%上升到31.25%;福特的發動機問題、服務問題占比高于燃油車的平均水平,其中發動機問題顯著增加,從24.80%上升到37.40%。
總體上,從輿情數據反映的問題來看,豐田的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和豐田的發動機問題都比較突出;大眾的虛假宣傳問題、福特的變速箱問題以及奇瑞的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相對更加突出;此外,福特的服務問題和發動機問題略高于燃油車行業的平均水平。
“理想”虛假宣傳輿情高 “小鵬”電池表現不佳
匯總分析輿情數據發現,全年輿情數據中,造車新勢力占比51.37%,傳統車企占比48.63%,6家造車新勢力維權輿情要高于11家傳統車企轉型的新能源品牌,小鵬、理想、零跑輿情占比均在10%以上,同去年相比,零跑汽車取代蔚來汽車進入前三名。
理想汽車虛假宣傳的輿情要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達到76.03%,主要源自9月“理想ONE換代保密風波”影響。
在制動系統方面,小鵬和零跑制動系統輿情占比分別達到19.98%和18.95%。并且小鵬汽車在電池問題上同樣表現不佳,是4家車企中唯一一個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達到26.39%。
在車身附件及電器問題維權輿情方面,比亞迪達到25.89%,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原因之一可能是受到比亞迪“空調吹出白色粉末”事件影響。
最后,在交車問題上,近兩年受全球芯片短缺問題和疫情導致的產能不足影響,4家車企延期交付輿情數據均居高不下。相對而言,兩家傳統車企更是達到40%以上,高于兩家造車新勢力。(記者:張楠)